提起栗建華,同事們說,他是一個為了患者康復而全身心投入的稱職的醫生;同行們說,他是一個醉心于血液病、腫瘤研究的執著的醫學專家;接受過他治療的人則說,栗大夫,是我們的救星……
攻頑疾 重大突破
栗建華大夫祖上三代皆業醫,且頗有名氣,他本人自幼隨父親學習中醫,由于當時醫療技術落后,面對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常常束手無策,從那時起,他就許下了求醫濟世的諾言。
血液病是指原發于造血系統的疾病,目前,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遺傳、免疫、污染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都可以成為血液病發病的誘因或直接原因。臨床上常見的血液病有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等,以往由于缺乏特效療法,血液并被稱為不治之癥。西醫對血液病的治療多用激素、化療等方法,副作用大,治愈率低,易復發,骨髓移植術雖使治愈率有所提高,但骨髓資源異常缺乏,而且費用昂貴,動輒幾萬、幾十萬元,一般老百姓根本承受不起。人們渴望有一種有效、經濟、方便的新藥去攻克頑疾。
栗建華認為血液病屬中醫急癆范疇,病因病機為毒熱傷血,侵及骨髓,導致陰傷血耗,癥見發熱、骨痛、出血、貧血等,骨髓化驗可發現幼稚細胞,幼稚細胞的多與少,關系著白血病患者的安危。經過潛心研制,栗建華實現了他的諾言,純中藥“換髓湯”等方劑的問世,在治療血液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填空白 創造奇跡
栗建華在治療血液病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填補了血液病、癌癥的治療空白,成功的解決了“術后復發”這一困擾醫學界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新方劑打破了病情不斷反復的怪圈,它向世人宣告:以往術后鞏固治療階段無藥可治的歷史結束了,保定化纖廠女工高愛東就是這樣一位受益人。
歷史凝固了這樣一個瞬間:北京,某大醫院內科,當幾位醫務工作者再次看到曾患白血病的保定患者高女士時,無不感到驚詫:7年前,就是她拒絕繼續化療跑回家,7年后,她還活著?!高女士看出了他們的心思,笑著說:“沒想到吧,我不僅活著,還活得好好的,這次我是特意來看看你們。”提起往事,人們不禁百感交集,1995年,高女士被確診為白血病,在這家醫院化療八個月,花費二十多萬元,病情仍不見好轉,人們普遍認為,人到了這時候,恐怕只有等死了,看到同樣患白血病的病友相繼離開人世,她覺得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然而,求生的欲望促使他拒絕繼續化療,經朋友介紹,她找到石家莊市血液病腫瘤研究所,剛到研究所時,高女士已經高燒一個多月,下身出血不止,全身都是密密麻麻的出血點,檢查血象和脈象,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離正常值甚遠,癥狀兇險,研究所決定用中藥“紫玉清營霜”給她治療,每6小時服用一次,兩天后,奇跡出現了,不僅燒退了,血也止了,高女士和她的家人高興極了,半年后,她的病痊愈了,到現在她仍然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
“換髓湯”,換回生命
中醫認為腎主骨、骨生髓、髓通于腦,栗建華認為,必須運用中醫理論,并結合現代中醫學的檢驗數據,辨證與辨病相結合,來治療血液病及其它癌癥,并把祛除潛在的病理威脅當為重要的治療手段,治療從腦部著手,揉合祛風清腦的藥物,這與目前化療所說的防止腦白所采用的鞘注等手段從意義上講是不謀而合的,這也是中藥從根本上治療白血病的內在表現。“換髓湯”就是根據這一機理研制成功的。
1993年夏天,來自河北省冀縣的一對中年夫婦把一個面色蒼白、鼻子流血不止的孩子抱到診所,孩子才三歲,在某大醫院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孩子全身有紫色斑點,高燒20天不退,經化療后無效。孩子的父母一進門便跪下央求,無論如何要救救孩子……栗建華立即針對孩子的癥狀開了換髓湯,僅僅三天,奇跡出現了,患兒燒退了,血止了,二十天后,孩子氣色漸漸紅潤,吃飯、睡覺也正常了,簡直判若兩人。再查血象,白細胞一萬左右,幼稚細胞由原來90%降到30%,身上的紫斑也開始消失。又經過三個月的不斷調方治療,身體已痊愈。在某大醫院做骨穿檢驗,骨髓項目完全恢復正常。如今,孩子已經走上工作崗位。
行義舉 山村佳話
如果沒有栗大夫,沒有“換髓湯”,面對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MDS,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不僅僅意味著死亡,而且意味著高額的治療費用。按普通的治療方法,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到頭來非但病治不好,還欠下還不清的債。來這里看病的患者是幸運的,他們整個治療過程費用還不到化療、手術的十分之一。對一些實在困難的家庭,栗建華大夫盡量給予最大的幫助,元氏縣蘇陽鄉西城角村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1996年,張先生被診斷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多方治療無效,卻花干了積蓄,因為貧窮,妻子離他而去,他自己拖著病體,還帶著兩個孩子,一次,他聽說一個鄰居就是栗建華治好的,便趕到石家莊找到門診求救,栗建華對他進行了檢查,根據他的病狀,決定使用“大劑生血湯”治療,前后共五個月的精心診治,他的病情明顯好轉,繼而康復。他激動的說:“你救了俺的命,俺光景不濟,可俺今后不會忘記你,一定得報答你。”后來,張先生拿著自己種的石榴來看栗建華,感謝他的救命之恩,他還介紹本村一個的小女孩來看病,她患得是白血病急淋L2,經過悉心治療,也已經痊愈,現在都長成大姑娘了。張先生多年的病治好了,又碰上一位好醫生,而且還治好了同村人的白血病,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傳開了,《燕趙都市報》還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一時傳為佳話。
驅病魔 造福百姓
毒熱傷血是疾病根本,因此中藥清腦祛風、清熱解毒、化瘀散結、涼血滋陰為一體,寓清熱于解毒之中,寓化瘀于涼血之中,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從根本上將病邪清除于肌體之外使毒無所生,邪無所起,幼稚細胞不再分化,身體也自然康復。
河北威縣的趙女士是全國模范教師,八年前她患上食道癌,經手術放療、化療后回家療養,不料八個月后復發,滴水不進,經人介紹她輾轉找到栗建華,查清病情后,栗建華讓用“消噎化食丹”舔服,使藥隨唾液而下,一個月后,患者就能進食,只用四個月就恢復了健康,八年來她一直工作在崗位上。
三十余年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一位又一位康復的患者為栗建華所長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作為研究所的創辦者,栗建華對一些唯利是圖,根本不顧病人實際情況的高端醫療并不贊同,他說這種為追求利潤的辦醫是不健康的,只有盡可能多地幫病人解除痛苦,才是辦醫的方向。他說:“我不為別的,只為我的科學研究、為病人、為病人的家屬,也為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多少年來,正是憑著他對患者的滿腔熱情,對醫學研究的執著精神,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難怪接受過他治療的人稱他為患者的知心人。
面對贊譽,栗建華顯得十分平靜:“我不是神醫,要說神,應該說是中醫中藥之神,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神奇”,他神情嚴肅的說,“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疾病,我愿意用自己的一生為患者做點什么,哪怕只攻克一兩種頑疾。”